2023/10/11 林益仁/芭翁老師 – 「小米方舟」的實踐

  • 故事起源

10年前收到一封從荷蘭寄的信,荷蘭友人正在籌備國際工作坊,主題是面對國際環境變遷的衝擊,聯合國內部有一些想法,他們在思考住在地球角落的原住民族,他們的祖先有沒有留下面對環境衝擊的在地智慧。台灣是否有農夫有興趣,到不丹一起開一個工作坊。

做為學者,在工作坊中不要發表太多個人意見,以參與工作坊的農夫為主;農夫不需要具備英文溝通能力,該場工作坊有10個國家近20種語言,透過翻譯溝通交流。這個經驗促進了後續台灣本土農作知識的挖掘。

 

  • 台灣原住民的生態故事

生態他者-泰雅族射日神話中的小米:泰雅族的傳統衣著配件「耳管」,把小米放在耳管裡隨身攜帶,射日路程隨處播種從而獲得糧食。

布農族大洪水故事中的生態它者:為了躲避大洪水而逃到山上,但是飢寒交迫,他們看到對山有火卻游不過去,就有好幾種動物想幫他們。青蛙揹火渡水,但是火太燙就沉了下去,背後燒傷變成蟾蜍;一隻鳥叼著火,成功帶來火種,本來五顏六色的鳥被燒成黑色,嘴巴跟腳被燒紅。

鄒族在生態網絡中有威脅,也有幫助:一條大鰻魚出現把河流堵住(實際上可能是土石流)造成水災,出現一隻螃蟹與鰻魚大至三百回合切斷其身,使水流疏通,族人得以下山。

  • 人時常需要它者才能夠存活下去
  • 生活中有很多生態中的他者在維繫環境
  • 食物鏈每一種生物都有其存在必要
  • EGO vs. ECO:人類是食物鏈頂端,或者人類應是生態圈的一環

 

(芭翁分享)

個人經歷:從族語出發,蒐集詩、地名紀錄,到傳統生活知識、族語教材編輯,成立部落田埔生產合作社。

傳統地名皆具有意義,可能與歷史事件、環境、先遷徙到該地者等等命名。

 

2014不丹國際工作坊後的啟發

  • 發現他國作物高度重疊性,別人的日常在自己的生活已逐漸消失
  • 休耕轉作政策使部落傳統作物消失→如何保種?
  • 之後幾年參加更多工作坊,確定要做小米保種

 

  • 為什麼選擇小米
  • 環境連結:紅色櫻花開到白色櫻花開之前,就是小米播種的季節
  • 用小米修復土地/自然農法→婦女/修復人的關係
  • 把儀式找回來

目前保種小米品系約45~50種,透過耆老辨認找到每一種小米的名稱。

 

儀式:正確的一是進行時間是在清晨,與祖靈共同進行,跟隨萬物作息。

小米被動物破壞的補救種植方法傳承